2024-07-27 李皙宁 风俗小资讯
李存义形意拳八字诀书
攒劲
目视虚空,提气下沉,
劲起两端,贯注中正。
挤劲
前后一理,左右相形,
挤压柔韧,阴阳互生。
崩劲
靠催崩法,由内而外,
寸劲冲出,似弩箭发。
弹劲
拒按之意,借力还力,
反弹敌劲,势如弹簧。
劈劲
劈削而进,横扫千军,
刚柔相济,气贯筋骨。
横劲
横桥跨步,左右横冲,
闪展腾挪,如蛟龙腾。
竖劲
竖步凝神,上贯顶门,
桩功扎实,如泰山稳。
合劲
诸劲合一,内外兼修,
形神具备,化劲自如。
1906年
[Imag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black ink on white * with the eight characters of the Li Cunyi Xingyiquan EightCharacter Motto.]
The characters are:
劈 (pi)
崩 (beng)
鑽 (zuan)
炮 (pao)
橫 (heng)
肘 (zhou)
擠 (ji)
靠 (kao)
The motto can be translated as "chop, erupt, punch, pound, cross, elbow, push, lean."
李存义形意拳八字诀书电子版
di一 章 源流渊源
形意拳源自于明末清初山东宋江府人姬龙峰,姬龙峰之师乃武当山* 真人张三丰。张三丰得师永洞仙师陈抟老祖之八卦掌法,进一步创编为形意拳。张三丰再传其徒王宗岳,王宗岳又传其徒曹继武,曹继武再传姬龙峰。姬龙峰之徒众甚多,尤以李洛能(名:李茂)zui 为著名,人称“神拳李”,精通形意拳、八卦掌、太极拳,著有《太极拳论》,为形意拳之奠基人。李洛能之徒李存义,为形意拳划时代之大宗师,人称“神枪李”,著有《形意拳八字诀书》,为形意拳之正宗。
第二章 拳论精义
八字诀:劈、崩、钻、炮、横、竖、肘、膝
李存义将形意拳技术动作归纳为八字诀,即劈、崩、钻、炮、横、竖、肘、膝,认为这八个字诀包含了形意拳技击所有基本要素。其中:
劈:从上往下切劈。
崩:从下往上猛击。
钻:前冲直进。
炮:寸劲爆发。
横:横向摊手。
竖:竖向沉肩。
肘:肘部打击。
膝:膝部撞击。
五行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
八字诀对应五行,即:
劈:金
崩:木
钻:水
炮:火
横:土
五行相生相克,在技击中体现为攻防转换。
气血:意、气、力
形意拳重视气血的运行与运用,认为意、气、力三者结合才能发挥出zui 大的威力。
意:精神意志,指挥气血。
气:内气,推动力量。
力:外力,表现形式。
发力:蓬发、透发、崩发、抽发
形意拳发力有四种方式:
蓬发:如草木生长。
透发:如泉水喷涌。
崩发:如山石崩裂。
抽发:如丝线牵引。
第三章 基本*
五形功:龙、虎、蛇、马、猴
李存义创编了五形功,以模仿动物动作,锻炼身体机能,培养技击本能。
龙形:灵活多变,左顾右盼。
虎形:勇猛威武,虎视眈眈。
蛇形:柔韧* ,缠绕对手。
马形:稳健有力,踏步如风。
猴形:轻盈敏捷,跳跃攀登。
三体式:前三后七
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本站桩,要求前脚三分力,后脚七分力,身体中正,裆部松沉,百会穴与地面垂直。
八方步:进、退、左、右、前、后、左转、右转
八方步是形意拳的基础步法,要求步稳身正,灵活转换。
第四章 实战应用
攻防转换:五行相生相克
形意拳的攻防转换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,如:
劈克崩(金克木)
崩克钻(木克水)
钻克炮(水克火)
炮克横(火克土)
横克劈(土克金)
迎敌六诀:迎、随、降、化、拔、起
面对敌人的攻击,形意拳讲究迎敌六诀:
迎:正面迎敌。
随:顺势而动,借力打力。
降:压低身位,化解劲力。
化:四两拨千斤,卸掉劲力。
拔:抽筋拔骨,破敌防御。
起:起身反击,掌握主动。
第五章 养生*
易筋洗髓:十二形
易筋洗髓十二形是一种养生* ,通过模仿动物动作,舒筋活络,改善体质。
龙形:练习脊椎灵活。
虎形:练习筋骨强健。
蛇形:练习柔韧性。
马形:练习下盘稳固。
猴形:练习轻身敏捷。
鹤形:练习平衡稳定。
鹰形:练习眼力敏锐。
熊形:练习耐力持久。
鹿形:练习神经镇静。
猿形:练习上肢灵活。
龟形:练习养气调息。
鸟形:练习身体轻灵。
气功养生:吐纳练气
形意拳重视气功养生,通过吐纳练气,调节阴阳,增强体质。
第六章 传授秘诀
心法口诀
“气沉丹田,意注指尖,内劲透达,外力自现。
进退自如,攻守兼备,化劲圆融,妙用无穷。”
授徒秘诀
“先学体,后学用,体用兼备,则无不通。
气运周身,力透指尖,身法灵活,则万敌莫敌。”
《形意拳八字诀书》是李存义形意拳的纲领性著作,了形意拳的基本理论、技术体系和养生* ,为后世形意拳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学习和研习这本著作,对于深入了解形意拳的精髓和奥义,提升武术技艺和身体素质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