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7-02 郭瑶吉 风俗小资讯
许负
八字的创立者是唐代道士李虚中。
八字的起源
八字,又称四柱八字、八字命理学,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命理学术数。其理论基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干支纪年法。
阴阳五行学说:认为世界万物由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构成,五行之间相生相克,形成一种动态平衡。
干支纪年法:用天干(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和地支(十二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组合成六十年一循环的纪年方式。
八字的发展
八字的起源年代尚无定论,但据推测,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萌芽。
战国时期:据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记载,苏秦曾遇异人,传授其“握固术”,其中涉及到五行阴阳与人命的关系。
秦汉时期:阴阳五行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,并开始用于命理学的研究。
唐朝(79世纪):八字术正式形成,出现了《五经算命书》、《推命赋》等命理著作。
宋朝(1013世纪):八字术得到广泛流传,出现了《神峰通考》、《珞琭子赋》等经典命理著作。
明朝(1417世纪):八字术进入鼎盛时期,出现了《滴天髓》、《三命通会》等里程碑式的命理著作。
清朝(1720世纪):八字术继续发展,出现了《子平真诠》、《穷通宝鉴》等命理经典。
八字的理论体系
八字是以出生年月日時的干支依次排列成四柱,称为年柱、月柱、日柱、时柱。通过对四柱干支的阴阳属性、五行生克关系、干支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,从而推断人的命运吉凶祸福。
八字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:
五行生克: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,如金生水、水生木、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。
十神:十神是八字中干支的属性分类,包括比肩、劫财、食神、伤官、正财、偏财、七杀、正官、偏印、正印。
三会* :三会指三支属同五行;* 指两支阴阳相同,属性相合。
冲合刑害:冲合刑害是八字中干支之间的特殊作用,对命局吉凶有影响。
大运流年:大运流年是指一个人一生中运势变化的轨迹,根据出生年月日时推算得出。
八字在现代社会
八字至今仍然是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命理学术数。虽然其科学性一直备受争议,但它在预测命运、指导人生方面仍然得到许多人的认可。
需要注意的是,八字命理学只是一门预测性质的学问,其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,不能完全依赖八字来决定人生。
徐子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