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6-30 李晚凝 风俗小资讯
阳历生日生辰八字换算步骤:
1. 阳历转农历
可以使用万年历、在线转换器或手机 App 等工具将阳历日期转换为农历日期。
2. 获取时辰
出生时间精确到小时,具体时辰如下:
01 时:子时
13 时:丑时
35 时:寅时
57 时:卯时
79 时:辰时
911 时:巳时
1113 时:午时
1315 时:未时
1517 时:申时
1719 时:酉时
1921 时:戌时
2123 时:亥时
3. 年柱、月柱、日柱、时柱
根据农历日期和时辰,确定年柱、月柱、日柱和时柱。
年柱:农历年份的天干地支
月柱:农历月份的天干地支
日柱:农历日子的天干地支
时柱:出生时辰的天干地支
示例:
假设阳历出生日期为 1990 年 1 月 1 日上午 9 时:
1. 阳历转农历:农历 1989 年十二月初一
2. 时辰:辰时
3. 年柱:己巳(1989 年)
4. 月柱:己丑(农历十二月)
5. 日柱:戊子(农历初一)
6. 时柱:甲辰(辰时)
因此,生辰八字为:己巳 己丑 戊子 甲辰
公历转换为农历
1. 找到公历日期:例如,2023年2月14日
2. 查找公历对应农历年份:
使用万年历工具或网站查找公历日期对应的农历年份。例如,2023年公历对应农历癸卯年。
3. 确定公历月份:2月
4. 查找公历月份对应农历月份:
1月:腊月
2月:正月
...
12月:腊月
5. 确定公历日数:14日
6. 查找公历日数对应农历日数:
通常可以使用农历日历或万年历工具查找对应关系。例如,2023年2月14日农历对应正月廿四。
因此,2023年2月14日公历对应农历癸卯年正月廿四。
农历转换为公历
1. 找到农历日期:例如,农历癸卯年正月廿四
2. 确定农历年份:癸卯年
3. 查找农历年份对应公历年份:
使用万年历工具或网站查找农历年份对应的公历年份。例如,癸卯年对应2023年公历。
4. 确定农历月份:正月
5. 查找农历月份对应公历月份:
腊月:1月
正月:2月
...
腊月:12月
6. 确定农历日数:廿四日
7. 查找农历日数对应公历日数:
通常可以使用万年历或农历日历工具查找对应关系。例如,农历正月廿四对应公历2月14日。
因此,农历癸卯年正月廿四对应公历2023年2月14日。
不正确。
生辰八字是基于农历出生日期计算的,而不是阳历。
阳历转阴历
步骤:
1. 获取阳历日期:年月日,例如 2023 年 3 月 8 日。
2. 计算十进制日期:从阳历* 元年 1 月 1 日起截至今日的天数。公式为:
公历日期:天数 = 年数 × 365 + 年数/4 年数/100 + 年数/400 + 月份天数 + 日数
月份天数:见下表
公历* 元年 1 月 1 日至 1900 年 12 月 31 日的天数:1,721,424
1901 年 1 月 1 日至 2000 年 12 月 31 日的天数:76,799
2001 年 1 月 1 日至 2100 年 12 月 31 日的天数:36,524
| 月份 | 天数 |
|||
| 1 | 31 |
| 2 | 28 (闰年为 29) |
| 3 | 31 |
| 4 | 30 |
| 5 | 31 |
| 6 | 30 |
| 7 | 31 |
| 8 | 31 |
| 9 | 30 |
| 10 | 31 |
| 11 | 30 |
| 12 | 31 |
3. 获取对应的农历年份:
算出十进制日期与公历* 元年 1 月 1 日至 1900 年 12 月 31 日的天数之差。
用差值除以 36525,得到的商即为农历年份。
4. 获取对应的农历月份:
算出十进制日期与农历年份起始日期之间相隔的天数。
用相隔天数除以 29.5306,得到的整数部分为农历月份。
5. 获取对应的农历日期:
减去农历月份天数,剩余的天数即为农历日期。
示例:
转换 2023 年 3 月 8 日:
1. 十进制日期 = 739,478
2. 农历年份 = 739,478 1,721,424) / 36525 = 4722
3. 农历月份 = (739,478 738,707) / 29.5306 = 2
4. 农历日期 = 739,478 739,029 = 449
因此,2023 年 3 月 8 日对应的农历日期为 4722 年正月初七。
阴历转阳历
步骤:
1. 获取阴历日期:年月日和属相(可选),例如 2023 年正月初七,属兔。
2. 获取农历年份对应的公历* 元年 1 月 1 日至 1900 年 12 月 31 日的天数:
农历年份 1
公历* 元年 1 月 1 日至 1900 年 12 月 31 日的天数 = 1,721,424
所以,对应天数 = 农历年份 1 + 1,721,424
3. 获取闰年信息:
查阅万年历或使用计算公式判断是否为闰年。
公式为:年数 % 400 = 0 或 (年数 % 100 ≠ 0 且 年数 % 4 = 0)
4. 计算农历日期到当前农历年份终止之间的天数:
根据阴历月份和日期计算相隔天数。
具体公式如下:
正月至腊月(闰年无闰月)的天数:
1 月:0 天
2 月:31 天
3 月:59 天
4 月:90 天
5 月:120 天
6 月:151 天
7 月:181 天
8 月:212 天
9 月:243 天
10 月:273 天
11 月:304 天
12 月:334 天
闰年闰月的天数:
闰4 月:365 天
闰5 月:396 天
闰6 月:426 天
闰7 月:457 天
闰8 月:487 天
闰9 月:518 天
闰10 月:548 天
闰11 月:579 天
闰12 月:609 天
5. 计算农历日期对应的阳历日期:
阳历日期 = 农历年份对应的公历* 元年 1 月 1 日至 1900 年 12 月 31 日的天数
+ 农历日期到当前农历年份终止之间的天数 + 1 (因为农历日期从初一算起)
如果是闰年,且农历日期在闰月之前,减去 1 天。
示例:
转换 2023 年正月初七,属兔:
1. 公历* 元年 1 月 1 日至 1900 年 12 月 31 日的天数 = 4722 1 + 1,721,424 = 2,192,947
2. 闰年信息:2023 不是闰年。
3. 农历日期到当前农历年份终止之间的天数 = 7 天。
4. 阳历日期 = 2,192,947 + 7 + 1 = 2,192,955
5. 阳历日期 = 1900 年 1 月 1 日 + 2,192,955 = 2023 年 3 月 8 日
因此,2023 年正月初七对应的阳历日期为 2023 年 3 月 8 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