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10-26 朱清妤 风俗小资讯
盛字,拼音为shèng,部首为大,笔画数为13。
1. 兴盛、强盛。如:兴盛、强盛、盛世。
2. 充实、丰满。如:盛满、盛大、盛装。
3. 兴起、兴盛。如:盛行、盛况、盛事。
4. 夸大、夸张。如:盛赞、盛誉、盛传。
5. 姓氏。如:盛姓。
盛字可以用作动词、形容词或名词。
1. 动词:兴盛、强盛、充实、丰满、兴起、兴盛、夸大、夸张。
2. 形容词:兴盛、强盛、充实、丰满、兴起、兴盛、夸大、夸张。
3. 名词:盛世、盛况、盛事、盛赞、盛誉、盛传。
盛字zui 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帛书《老子》中,其本义为“兴盛、强盛”。后又引申出“充实、丰满”、“兴起、兴盛”、“夸大、夸张”等义。
盛字在汉语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既是兴盛、强盛的象征,也是充实、丰满的象征,还是兴起、兴盛的象征。同时,它也是夸大、夸张的象征。
盛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它既可以用在书面语中,也可以用在口语中。在书面语中,盛字常用于新闻报道、文学作品、学术* 等。在口语中,盛字常用于日常交流、演讲、主持等。
1. 一口盛下千斤粮,十家围坐在旁边。(谜底:仓)
2. 有力时,撑起天地;无力时,人仰马翻。(谜底:鼎)
3. 头上顶大口,肚里盛米粮。(谜底:米缸)
1. 盛世无饥民,黎民皆安乐。(唐·李白《盛世赞》)
2. 盛气凌人势若虎,不堪一击逃散同。(宋·陆游《咏石榴》)
3. 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(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