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8-28 陈念智 风俗小资讯
康熙皇帝
出生时间: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辰时(1655年5月4日07:00)
八字:乙未 甲子 辛酉 戊辰
分析:日主辛金生于子月得令,年支未土为羊刃,时支辰土为湿土,金旺水相,格局极佳。主贵不可言,掌管天下之权。
雍正皇帝
出生时间: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十三日戌时(1712年10月13日19:00)
八字:壬辰 癸亥 甲午 戊戌
分析:日主甲木生于亥月得令,年支辰土为水库,月支亥水为正印,时支戌土为印库,木旺水相,格局极好。主贵不可言,治国有方。
乾隆皇帝
出生时间:雍正五年八月十三日午时(1728年9月25日11:00)
八字:戊申 己酉 癸丑 庚午
分析:日主癸水生于酉月不得令,年支申金为伤官,时支午火为官星,水弱金旺,格局较差。但得月支酉金生扶,时支午火制伤官,晚年运势佳,主贵不可言。
嘉庆皇帝
出生时间: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九日戌时(1773年8月17日19:00)
八字:癸丑 庚申 丁亥 辛戌
分析:日主丁火生于申月不得令,年支丑土为正官,月支申金为伤官,时支戌土为印库,火弱金旺,格局较差。但得月支申金生扶,时支戌* 伤官,晚年运势佳,主贵不可言。
道光皇帝
出生时间:嘉庆九年九月十五日午时(1790年10月16日11:00)
八字:庚戌 辛亥 壬寅 己午
分析:日主壬水生于亥月得令,年支戌土为伤官,时支午火为官星,水旺土相,格局极佳。主贵不可言,统治天下之权。
咸丰皇帝
出生时间:道光二十年四月十七日戌时(1840年5月25日19:00)
八字:庚子 辛卯 戊申 戊戌
分析:日主戊土生于卯月不得令,年支子水为正官,时支戌土为印库,土旺水相,格局极好。主贵不可言,治理天下之事。
同治皇帝
出生时间: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七日未时(1856年11月6日13:00)
八字:丙申 丁亥 庚子 癸未
分析:日主庚金生于亥月不得令,年支申金为伤官,时支未土为偏印,金旺水相,格局较差。但得月支亥水生扶,时支未* 伤官,晚年运势佳,主贵不可言。
光绪皇帝
出生时间:同治十年八月十四日午时(1871年9月14日11:00)
八字:辛亥 壬戌 辛丑 戊午
分析:日主辛金生于戌月得令,时支午火为官星,金旺火相,格局极佳。主贵不可言,统治天下之权。
亲王
和硕睿亲王多尔衮
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
和硕豫亲王多铎
和硕肃亲王豪格
和硕承泽亲王硕塞
和硕饶余亲王阿巴泰
和硕豫亲王多铎
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
郡王
和硕贝勒阿济格
和硕定亲王萨哈廉
和硕安亲王岳托
和硕信亲王汤若海
和硕英亲王阿济格
和硕豫亲王多尔衮
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
贝勒
顺承郡王勒克德浑
辅国公阿济格
镇国公多铎
奉恩将军岳托
奉恩将军硕塞
奉恩将军豪格
其他
辅国公阿巴泰
辅国公汤若海
镇国将军萨哈廉
奉国将军阿济格
清朝亲王
爵位 | 封号 | 册封时期 | 主要事迹
||||
和硕亲王 | 庄亲王 | 顺治元年 (1644) | 多尔衮之弟,辅佐顺治帝登基
和硕亲王 | 礼亲王 | 顺治元年 (1644) | 多尔衮之弟,议政王大臣,康熙年间总管户部
和硕亲王 | 睿亲王 | 顺治元年 (1644) | 多尔衮之子,康熙年间任礼部尚书
和硕亲王 | 豫亲王 | 顺治元年 (1644) | 多铎之子,康熙年间任理藩院尚书
和硕亲王 | 郑亲王 | 顺治元年 (1644) | 济尔哈朗之子,康熙年间任靖远大将军
郡王 | 肃亲王 | 顺治元年 (1644) | 豪格之子,康熙年间任左都御史
郡王 | 顺承郡王 | 顺治元年 (1644) | 硕塞之子,康熙年间任议政王大臣
郡王 | 怀亲王 | 顺治元年 (1644) | 图赖之子,康熙年间任议政王大臣
郡王 | 敬亲王 | 顺治九年 (1652) | 尼堪之子,康熙年间任兵部尚书
郡王 | 简亲王 | 顺治十三年 (1656) | 硕果之子,康熙年间任内大臣
郡王 | 良亲王 | 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 | 莽古尔泰之孙,康熙年间任吏部尚书
郡王 | 安亲王 | 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 | 岳托之孙,康熙年间任* 事务大臣
郡王 | 恭亲王 | 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 | 莽古尔泰之孙,康熙年间任吏部尚书
郡王 | 纯亲王 | 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 | 济尔哈朗之孙,康熙年间任议政王大臣
郡王 | 勤郡王 | 康熙二十九年 (1690) | 勒克德浑之子,康熙年间任内大臣
郡王 | 允祥郡王 | 康熙五十年 (1711) | 康熙帝第十三子,雍正帝之弟,雍正年间任* 事务大臣
郡王 | 履郡王 | 康熙五十年 (1711) | 康熙帝第十五子,雍正帝之弟,雍正年间任吏部尚书
郡王 | 号郡王 | 康熙五十年 (1711) | 康熙帝第十七子,雍正帝之弟,雍正年间任户部尚书
郡王 | 怡郡王 | 康熙五十年 (1711) | 康熙帝第十八子,雍正帝之弟,雍正年间任礼部尚书
郡王 | 果郡王 | 康熙五十年 (1711) | 康熙帝第二十一子,雍正帝之弟,雍正年间任吏部尚书
清朝郡王
爵位 | 封号 | 册封时期 | 主要事迹
||||
贝勒 | 努尔哈赤贝勒 | 天命元年 (1592) | 努尔哈赤之子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贝勒 | 代善贝勒 | 万历四十三年 (1615) | 努尔哈赤长子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贝勒 | 莽古尔泰贝勒 | 万历四十六年 (1618) | 努尔哈赤侄子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贝勒 | 皇太极贝勒 | 天命六年 (1597) | 努尔哈赤第八子,清朝开国君主
贝勒 | 多尔衮贝勒 | 天聪元年 (1627) | 努尔哈赤第十四子,顺治帝之叔父,辅佐顺治帝登基
郡王 | 饶馀郡王 | 天命十年 (1601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平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* 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抚顺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顺义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硕贝勒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饶阳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饶平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多罗贝勒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饶余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循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安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克勤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平顺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昭信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信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荣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郑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固山贝子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衍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延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温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恒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敏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饶馀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镇国公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豫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郑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郑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济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02) | 努尔哈赤之孙,清朝开国功臣之一
郡王 | 顺承郡王 | 天命十一年 (16
顺治帝
福临
康熙帝
玄烨
雍正帝
胤禛
乾隆帝
弘历
嘉庆帝
爱新觉罗·颙琰
道光帝
爱新觉罗·旻宁
咸丰帝
爱新觉罗·弈譞
同治帝
爱新觉罗·载淳
光绪帝
爱新觉罗·载湉
宣统帝
爱新觉罗·溥仪
其他重要* :
睿亲王 多尔衮
肃亲王 豪格
郑亲王 济尔哈朗
豫亲王 多铎
平西王 吴三桂
平南王 尚可喜
靖南王 耿仲明
定南王 孔有德
肃亲王 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·奕訢
恭亲王 奕訢
醇亲王 奕譞